修行多难,有些道理看了深以为然,事到临头总是忘了遵循。要时时温习,经常警醒。 “思维先于言语,能解决90%的难题,和100%的误会。”越是有水平的人,越懂得谨言慢语。遇事先思考,有话慢慢说,是智慧,也是情商。 当人们处于愤怒的情绪状态时,大脑的杏仁核活跃指数直线下降。这一指数,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沟通与思考能力。换言之,生气解决不了问题,只会削弱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其实,人生诸多烦恼,只是源自内心的焦躁。当你用更缓和的方式处理事情,一些看似不可收拾的局面,都能得到圆满解决。 生活中许多事情,本身并不严重,只是我们的慌乱将事态不断扩大。只要静下心来,多数棘手的局面,自有其应急方案。 红尘是道场,处事即修行。遇事管得住嘴巴,守得住脾气,稳得住心态。不急,不怒,不乱。便是高人。 老子曾说,善柔者不辩,善胜者不争。境界越高的人,越不爱逞口舌之快,也不在无谓的琐事上消耗自己。 人有逆天之时,天无绝人之路。弱者抱怨,始终被困,强者自渡,终有出路。 宽容,是一种气度, 更是一种…
上午突然听到春同志阳性了,小楼一阵忙乱。前几天,牛还跟人家数钱,你数来我数去,这不就密接过吗?不过人家大条,不怕不慌,倒略显亢奋,颇有看戏者不知自己乃是戏中之人的自觉。 不管怎样,日子依旧平和平静,中午跟儿子聊天,儿子聊得最多的是,他身边的一位顾姓同学,貌似心理自救无力,陷入慢性心理疾病,儿子想帮他,各种措施,效果不彰,运动疗法,目标疗法,无奈顾某不自救,自己骗自己,儿子颇有点挫折感。我疏导了一下儿子,天下事,天下人,都是先得自救,而后人或可救,尽心竭力帮人是好,但面对负面情绪满满的朋友,也莫要陷入过深,谁也当不了救世主对吧。 儿子重情义,对于自己认可的朋友很是看重,以前曾经感叹过,生活流转,导致他的朋友都离散了,可能是这个原因,他更加看重朋友的得失吧。等待时光流逝,他可能也得接受,朋友都是一段一段的,长久不变的朋友多么难求。当然了,这种感叹只能是我们这个年龄才有的。 周末去了趟苏黎世,中途又拐到伯尔尼,天冷得很,景色不错。载回了一套大清光绪年制寄托款万寿无疆餐…
当日,天色微亮,隆德地8号,几声清脆的喷嚏声响起,吴家老三自床上挣起身子,突觉两股清流自鼻头钻出,急扯两张面巾,奋力擤下,但觉头晕眼痒,甚是乏力,便回身躺倒,靠在床头,眯起眼睛检视手机,报了平安。 近来西疾花粉过敏,老三周遭多人染此同疾,大抵是眼红肿,鼻音浓重,众位互相怜惜。然老三之妻邱氏,甚不以为然,但觉老三整日无病呻吟,颇有逃避劳动之嫌,往往扬目侧视,偶有出语讥讽。然则还有那百年修来的恩情,饭食是要供给的,此时,邱氏正在厨内劳作,熬那细细的苞谷面,放上现煮的鸡子,配上香喷喷的煎饼,便来房内唤老三早餐。 老三施施然起身,整理内务,披上保暖衣服,出至厅堂,又是一串喷嚏,惊了桌上的饭食香气。待得坐下,邱氏侧面观察,只见老三眯眯眼,缓缓口,啜了几口粥,咬了鸡子,唯独不夹那煎饼,心中暗思,这厮必是嫌这饼系昨日带回,不够焦香,这般挑剔,自己又不下厨,可恼。 老三头晕眼花,觉得牙齿无力,见那饼便觉艰硬,不想下口,奈何邱氏示意香甜,便撕了一角,细细嚼上却也可口。手机播报新闻…
分享小屋。不要的书籍,放到路边小屋,供人自取。 庭院不深,玉兰似海。 昨天,隔壁邻居问可否帮忙带娃,惊吓到了